2012年全国数学之星夏令营活动系列报道之一
下午的讲座由苏维宜教授主讲,苏教授首先介绍了素数等差数列存在性定理,该定理的证明者之一是华裔数学家也是菲尔兹奖获得者陶泽轩,之后苏教授重点介绍了陶泽轩的著作《分析学》。
第一天的两位专家的精彩演讲内容丰富,深入浅出,同学和老师们都受益良多。
附林群院士和苏维宜教授的个人简介:
林群,1935年生于福建,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,随即来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,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。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,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,第九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,研究计算数学,特别是微分方程的高效率,高性能算法,主要从事泛函分析、计算数学的研究,通过计算方法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新算法的推出,将误差降到最小。新方法被应用到核电站和堆石坝的计算中。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。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。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。
1970年以后,他在对微分方程求解的加速理论的研究中,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果,形成了系统理论,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“开创性的工作”,并被列为“当今最有希望的三种加速理论之一”。
1993年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,于1999年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。1995-1999年曾连续两届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。现为中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,中国筹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,河北大学引进院士。林群院士是中国在泛函分析、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著名的数学家、学科带头人。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。
2001年获得捷克科学院数学成就奖。
2004年获“何梁何利奖”。
苏维宜, 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南京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召集人、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、江苏省数学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、全国分形数学学科带头人。
苏维宜,女,1938年4月出生。
研究方向:基础数学 ( 分形分析, 调和分析, 函数逼近 )
主要从事局部域上调和分析与分形分析研究,对于在经典意义下没有导数的函数作了深入研究,定义了p-型导数——一种全新的“变化率”,并证明了许多重要性质。在分形空间的建立、分形函数与分形集的构造、分形维数的分析表示、分形PDE等方面,都获得了奠基性的成果,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。承担国家攀登计划科研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江苏省科研基金项目多项;发表学术论文99篇,专著3本。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、江苏省优秀科技奖等。为该方向培养了40余名博士、硕士。
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数十年。近十余年来讲授高等数学,主持教学研究课题,国家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、面向21世纪教材;主持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。获得多项教学表彰。
苏维宜被学生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,她教书育人几十年,经验丰富。她在南京大学教授高等数学至今,她所上的课饶有趣味,能把一些数学上很抽象很乏味的 东西讲得引人入胜,让学生学习兴趣十足。她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,鼓励学生多问问题,对一些基础好、反应快的学生因材施教,指导他们继续深入地研究、看 课外相关的书籍。苏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,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。她在课堂上讲过这样的故事,说她几十年前在国外的时候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理解她为何要回 中国去,她告诉那个学生:“因为我的事业在我的祖国!”她还教导学生要做“知识的人,高尚的人,阳光的人”。苏老师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她的学生不断前进!!